“新时代全国越南语专业建设论坛暨四川外国语大学越南语专业成立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4-11-06 访问次数:

“新时代全国越南语专业建设论坛暨四川外国语大学越南语专业

成立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行

金秋十月,硕果盈枝。2024年10月25日,四川外国语大学主办、我校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承办,重庆市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我校教务处、科研处、学科办及重庆翻译学会共同协办的“新时代全国越南语专业建设论坛暨四川外国语大学越南语专业成立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宏文楼国际报告厅成功举行。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的6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川外,围绕“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新时代越南语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会议开幕式由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廖礼彬主持。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教授、教育部外指委非通用语分指委秘书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吴杰伟教授及我校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罗文青教授分别致辞。董洪川校长介绍了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卓越涉外人才培养体系,肯定了越南语专业十五年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希望与会专家为越南语专业建设、高等外语教育发展建言献策,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要求凝聚新时代外语专业建设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吴杰伟教授对川外越南语专业成立十五年来取得的发展成果表示祝贺,指出了本次论坛的重要意义,希望非通用语教育能以更宏阔的视野、更务实的路径、更创新的方法为我国外语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罗文青教授详细介绍了学院及越南语专业的建设历程与取得成果,对十五年来关心帮助支持川外越南语专业发展的各界力量表示感谢,希望此次会议能够凝聚共识,推动越南语专业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关键语种优势,助力国家战略实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董洪川校长致辞)

(吴杰伟秘书长致辞)

(罗文青院长致辞)

会议日程由主旨发言和平行论坛两部分组成。

主旨发言阶段,八位越南语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立足校情,分享了各自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实践的宝贵经验与见解。广西民族大学梁远教授介绍了该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越南语口语Ⅰ”的课程设计及思政融入的新路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聂槟教授分享了该校越南语专业面对数智时代挑战,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云南师范大学杨健教授介绍了该校联动多所西南高校的越南语一流专业聚焦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的新理念;四川外国语大学罗文青教授基于川外越南语专业建设情况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的新举措;国防科技大学谭志词教授聚焦“越汉翻译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为越汉翻译教学提供了改进新思路;北京大学咸蔓雪副教授探讨了“越南组织机构名称汉译的策略选择”,提出了翻译策略选择的新考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继华副教授则从传教、殖民与语言接触的视角,分析了汉越词“Khốn nạn”(困难)的词义演变过程,带来了文化与语言互动的新解读;上海外国语大学冯超副教授分析了国别与区域研究的超学科属性,为外语类专业跨学科发展提供了新借鉴。这些发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为越南语专业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启示与参考。
















主旨发言环节

下午的专业建设论坛分为“越南语教学模式创新与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越南语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教学改革”、“越南语教育与区域国别学研究”、“越南语言文学与翻译教学研究”、“越南语方向研究生论坛”5个方向展开深入交流。来自北外、上外、广外、川外、国防科技大学、云南民大、广西民大等高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围绕语言、文化、翻译、教育、区域国别等主题,分享了个人研究成果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随后,5位分论坛主持人分别汇报了论坛研讨情况。











分论坛讨论现场

会议闭幕式由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睿主持。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安江教授作总结发言,全国越南语专业召集人、北京大学咸蔓雪副教授致闭幕辞。


胡安江副校长总结讲话)


(咸蔓雪副教授致辞)

胡安江副校长指出,会议内容丰富、议程紧凑,既有高屋建瓴的主旨发言,也有深入细致的分组讨论,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宝贵平台。希望越南语专业,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内涵发展,为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更多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咸蔓雪副教授肯定了川外越南语专业取得的成就,并感谢川外长期以来对全国越南语专业建设的支持。她表示,全国越南语专业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应基于国情、校情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优化课程设置,致力于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助力中越文化交流与友好合作,共同推进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成功承办本次会议,是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部署的扎实举措,也是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发挥专业优势、促进学科建设的重要行动。


图文:东方语言文化学院